新聞報導

中優銷售PE儲能PCS 看好光儲及表後表現

2024/01/02經濟日報 翁永全

前2年台電AFC輔助服務帶動dReg及E-dReg儲能投資熱潮,市場一片欣欣向榮。在投資帶動下,中優工程獨家代理的西班牙PE公司PCS,在台灣取得優異的銷售成績。

PE的儲能PCS在台灣市場從零開始,約2年時間累計出貨量超過1GW,中優工程扮演重要的推動者角色。中優表示,PE推出業界最多機型的儲能PCS,有27種機型可以選擇,最大輸出功率4.39MW,最小輸出功率1.5MW,設計彈性大,可降低不必要的系統成本支出。

儲能設備採購大多由業主、投資商決定,電池儲能櫃業者也有一定影響力,PCS必須容易安裝及維護,才容易獲得青睞。PE專攻電網級PCS,為全球市場領導品牌,中優迎接新年度至來,將以E-dReg、光儲、微電網、及表後市場為重點,希望能夠延續好表現。

去年10月能源展,中優工程在攤位內秀出PE公司的PCS在台銷售數字,顯示其優異成績。翁永全/攝影

工廠建置表後儲能可做為產線的備援電力,降低契約容量,也可結合太陽光電儲存綠電,助益企業邁向淨零。隨著目的性不同,EMS必須具備足夠的駕馭能力,將電力供給與每個負載端精準連結。此外,不同應用對放電時間的要求各異,儲能功率與電池量備比也要有不同設計,才能滿足不同交易模式,PE的PCS都能對應各種應用需求。

中優工程除了PCS,代理美國Tamer產品也受到市場關注。Tamer具有偵測鋰電池微量有機氣體外洩功能,用來守護儲能安全,進入台灣市場年餘,獲得台電自建dReg儲能案場導入,引領市場跟進,成為遵循的示範。冬山指標案場容量60MW,全面導入Tamer系統,預定今年完工加入台電AFC服務。

新聞報導 產業知識

鋰電池沒有將來? 人類儲能科技最新預告

本文引用: CUP

位於中國淮北市的鋰離子電池生產線。 

圖片來源:Li Xin/VCG via Getty Images 無論是電動車、手提電腦還是手機,鋰離子電池(Lithium-ion battery)無處不在,但卻未必能夠應付未來龐大的需求。「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報道,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鐵空氣電池等新儲能技術,最近陸續取得突破,它們將如何改變我們生活?如何迎合環保市場需求?

鋰離子電池經數十年改良,價格與表現不斷改進,使手機電池更耐用,電動車亦更能與汽油動力汽車競爭,但全球科研人員仍在繼續調整技術,背後原因之一,就在於電池用料的價格波動。能源研究公司 BloombergNEF 儲能部主管 Yayoi Sekine 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訪問時形容,這是一場「計算成本的遊戲」。

正極(Cathode)通常是鋰離子電池中昂貴的組件,其中 3 種成分統稱為「鎳錳鈷」(NMC),是「鋰」以外的昂貴材料,假如能夠全面替代,將有助大大降低成本。而向來被視為低成本替代品的「磷酸鐵鋰」(LFP),最近在化學研究及製造層面都取得突破,成功提高電池性能,市場份額由 2018 年的 10% 增至去年 40%,部分 Tesla 電動車已經改用磷酸鐵鋰電池。

 

固態電池:未來電動車首選

縱然鋰離子電池繼續得到改良,但其技術基礎始終有缺陷,例如當中有機溶劑為易燃物料,仍然被視為安全隱患,以致始終有被終極替代的危機。今年有望取得技術突破的固態電池(Solid-state battery),便是潛在的替代選項。

有別於鋰離子電池以電解質溶液為成分,固態電池建基於固態物料,有利於壓縮電池體積、加快充電速度,用於電動車可提高其整體性能,而且不存在易燃問題。理論上,固態電池能夠以不同化學物質組成,但「鋰」依然是商業應用首選。

  QuantumScape 的官方 YouTube 頻道,有影片解釋固態電池原理及開發之困難。

美國企業 QuantumScape 專門研發固態電池,與大眾汽車(Volkswagen)達成協議,2025 年為旗下電動車供貨,上月下旬正式宣佈已把樣品交付合作夥伴進行測試,為固態電池發展一個重要里程碑。其他廠商同樣埋首研發,例如 Solid Power 就是其中一家,估計固態電池有機會在未來數年投入商業市場。

鈉離子電池:低價產品之選

另一種替代技術,為即將誕生的鈉離子電池(Sodium-ion battery)。其雖然未必能大幅提高電池性能,但就有望大大壓低電池成本。與鋰離子電池相似,鈉離子電池同樣以電解質溶液為成分,利用廉價的「鈉」替代「鋰」,透過鈉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穿梭而儲能。

中國企業寧德時代(CATL)據報計劃今年量產鈉離子電池。然而,由於未確定鈉離子電池是否適合電動車,所以數家國際製造商,如美國企業 Natron 都計劃把電池用於小型電子設備,如電動單車和滑板車,以壓低產品成本價。

鐵空氣電池:未來電網配備之選

與此同時,各國向可再生能源轉型,同樣有望釋放儲能市場的巨大潛力。由於部分可再生能源只能間歇供電,如風能和太陽能,因此必須配備儲能裝置,以備不時之需。電網用的儲能設施不用太過計較尺寸和重量,壓低成本反而是最優先考慮,因此預計鋰離子電池不會是首選。

以「鐵」為物料的技術,便有望成為未來電網的配備。美國企業 Form Energy 正在研發「鐵空氣電池」(Iron-air battery),以獨特的「逆轉鐵鏽」技術儲能,今年將會在美國西維珍尼亞州投放 7.6 億美元建設新廠房;另一家企業 ESS 則生產不同的鐵製電池,並已在俄勒岡州投產,為再生能源轉型做準備。


新聞報導 產業知識

全球市場規模上看520億美元 4檔氫能源股夯

本文引用: yahoo!股市

·分析師

【氫能源有三大優勢】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戰爭,短期間似乎沒有落幕的跡象。連帶也讓能源稀少的問題浮上檯面,世界各國紛紛在尋求新的潔淨能源。除了過去我們耳熟能詳的太陽能、風力、水力以及地熱之外,現在又多了一項「氫能源」。

為什麼說氫是一種潔淨能源呢?這就要回到國中理化了,國中理化中的水分子方程式,就是2個氫分子加上1個氧分子,就可以合成2個水分子,而在過程中,會產生熱能。所以只想要辦法把氫電化,得到就是熱能和水。水可以回歸到大自然,而熱能可以收集起來再利用。這就是氣能源發電的主要架構。

氫能源主要有三大優勢:

  1. 燃燒後只排放水
  2. 能量比汽油和天然氣高,轉換效率超過51%
  3. 來源很廣泛,取得相對容易

【台灣將氫能源列入淨零排放政策】

事實上利用氫能源來發電,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技術和發明,日本早在(至少)5年前就已經開發出來氫能源車,只不過當時市場仍不成熟。如今原油價格居高不下,天然氣價格飆漲,再加上太陽能、風力、水力等綠色能源不夠穩定。因此才又把氫能源列入潔淨能源的行列。而我國政府在2050年淨零排放政策中,第一次明確的將「氫能源」列入能源政策。

在實務應用上,會用氫當作燃料,做成氫燃料電池,利用氫燃料電池來取代現在旳儲能電池。目前世界上燃料電池的領導廠商「Bloom Energy」也開始開發利用氫做為燃料電池的能源,取代過去利用天然氣做為燃料的設計。

【4檔氫能源概念股】

或許會有投資朋友懷疑,氫能源電池真的那麼有發展性嗎?還是只是一個話題呢?根據市調機構的表示,全球氫能源燃料電池的市場規模,可望於2027年達到52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估計2020年至2027年的年增率為31.4%,可見未來氫能源電池,將會是我們相當值得關注的投資項目。

目前投入氫能源電池的台廠,我查訪到的有4家:高力(8996)、康舒(6282)、中興電(1513)、台達電(2308)。

1.高力(8996):主要產品是集熱板以及熱交換器,同時也是Bloom Energy的協力廠商。前三季的EPS為2.24元,優於去年全年。股價持續創下歷史新高。

全球市場規模上看520億美元,4檔氫能源股夯
全球市場規模上看520億美元,4檔氫能源股夯

2.康舒(6282):同樣也是Bloom Energy關鍵電源轉換器的主力供應商,2022年燃料電池的營收佔比約10%,但是2023年有機會翻倍。前三季的EPS為1.45元,優於去年全年。股價還在低檔徘徊。

全球市場規模上看520億美元,4檔氫能源股夯
全球市場規模上看520億美元,4檔氫能源股夯

3.中興電(1513):2014年透過購併美國H2PT,2016年併購了加拿大巴拉德定置型燃料電池部門,藉以取得燃料電池的專利及門票。中興電目前正朝向Bloom Energy的經營模式前進。前三季EPS 3.6元,十一月中開始投信連續買超,有季底作帳的機會。

全球市場規模上看520億美元,4檔氫能源股夯
全球市場規模上看520億美元,4檔氫能源股夯

4.台達電(2308):國內儲能櫃領先廠商,目前已成立專門小組關注氫能發電,企圖打造儲能完整版圖,前三季 EPS 9.53元。外資持股66.6%。

全球市場規模上看520億美元,4檔氫能源股夯
全球市場規模上看520億美元,4檔氫能源股夯

【投資跟著政策走】

我相信能源議題是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或是我們有生之年都會面臨到的問題,如何在追求經濟的發展上,還能夠做到環境永續的目的,都將是每一個國家政府竭力追求的目標。所以,在政策的推動下,我相信這個投資方向是正確的。祝各位投資順利囉!

新聞報導 產業知識

3大車商衝刺綠能儲能商機 布局一次看

本文引用: 工商時報

看準綠能儲能商機,三大汽車集團-和泰、裕隆、三陽「電」力全開!和泰集團透過和潤電能建置太陽能電廠,年底前建置容量挑戰100MW;裕隆汽車在三義廠建置太陽能發電設備,2025年前裝置容量要達20.2MW,並打造年容量1GW的儲能設備生產線,生產儲能櫃搶攻外銷市場。

三陽投資亞福儲能在高雄路竹建廠量產鋁電池,預計2025年投產,將大舉投入儲能市場。同時三陽轉投資農林,也規畫投入太陽能電場建置。

看準綠電發展趨勢,及未來儲能事業的需求成長性,三大汽車集團積極卡位商機,並看好太陽能光電等綠能事業的穩定收益特性,為集團打造一張「長期飯票」。

車商指出,切入能源事業,車商能扮演的角色包括創能、儲能、用能、綠能融資等四大領域。其中,「用能」領域聚焦電動車充電服務事業;「綠能融資」領域則是由旗下汽車金融公司和潤、裕融,提供太陽光電或其他綠能事業的融資服務。

「創能」部分,車商高度聚焦太陽光電,裕隆汽車從2018年起於三義廠區布建太陽能發電設備,預計至2025年完成20.2MW裝置容量布建。和泰集團成立和潤電能投入太陽光電案廠建置,目前案廠數已超過51場,年底前建置容量要挑戰100MW。同時和潤電能響應政府漁電共生政策,透過收購雷克電能位於雲林、台南的4座太陽能案場9成股權,裝置容量達5MW,預估年發電量逾600萬度。三陽集團轉投資農林規畫將用自有土地,以自建或外部合作方式建置太陽能光電案場,增加公司長期穩定收益。

在儲能領域,裕隆三義廠已建置年容量1GW的儲能設備生產線,2020年起累積製造外銷儲能櫃逾1,000套;裕融旗下裕電能源投入綠電產業案場開發管理。

新聞報導 產業知識

全面聚焦家用儲能系統,全漢協同夥伴共同打造智慧微電網價值鏈

本文引用: FSP新聞

▲ 左為全漢企業專案副理陳毅博士,右為全漢企業營運長鄭名翔。 (圖片來源:科技新報)

以電源供應器起家的全漢企業(FSP),長久致力於新能源的技術開發,為呼應全球 2050 年計劃達成的淨零排放目標,與台灣推動的 2050 年淨零轉型計畫,全漢企業全面開發智慧微電網(Smart Microgrid)系統及解決方案,透過再生能源技術與分散式儲能系統(Distributed ESS)等能源基礎設施的整合,進而發揮循環永續及能源獨立的終極效益。

 

目前全球已有 136 個國家宣示淨零排放,加入全球低碳排放行動,共同守住 IPCC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所呼籲的「攝氏 1.5℃ 升溫臨界值」。各國必須逐步在 2030 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 50%(至少 43%),並於 2050 年達成淨零排放,才能有效減緩全球暖化的速度。我國也於 2022 年 3 月公布「台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出 8 年 9,000 億預算推動涵蓋能源、產業、生活與社會四大轉型工程的淨零轉型計畫。

 

具備削峰填谷作用,微電網系統成為善用再生能源強力後盾

提升再生能源比重已經成為政府既定方針,全面朝向 2025 年達成 20% 佔比的目標邁進。隨著再生能源設備及應用需求的不斷擴大,勢必會對傳統電網的運轉穩定性與調度能力造成影響。全漢企業專案副理陳毅博士表示,如何開發能夠提升能源效率並確保能源供應穩定的再生能源技術,將會是一大重點。對此,全漢特別祭出智慧微電網系統及分散式發電技術,以實現智能電力調度與提升電網韌性之目標。

 

陳毅強調指出,必須將再生能源系統以及電源供應器、充電器及電池等儲能系統及周邊全部整合,才能打造出能發揮循環永續與能源獨立效益的智慧微電網系統。全漢所開發的家用太陽能分散式微電網系統,便同時整合了太陽能系統、高轉換效率充電器、逆變器及自動切換開關。

 

根據全漢的定義,微電網系統是由一系列分散式發電設備與負載相互連結而成且電力分界清楚分明的特定區域。微電網系統的最大效益莫過於可做為再生能源穩定併入既有電網的強力後盾,再加上該系統具備削峰填谷、調節尖峰用電的作用,對於電網負荷及尖峰用電的舒緩與調節起到明顯的助益。

 

相對於傳統電網,我們可以將智慧微電網視為家庭及社區周邊的微型發電廠及供電站,其既可獨立運作,也可併入智慧電網之中,在天然災害之後,還能發揮緊急備用電力的作用。陳毅補充指出,所謂智慧微電網,其前端發電網必須具備再生能源,除了輸配電端具備儲能系統外,本地端也要設有儲能系統。進一步而言,本地端會由一系列小型自發自用的微電網設備(電池、太陽能板、逆變器、感測器、電池模組、電動車充電椿等)組成。

 

訴諸由下而上的能源合作,打造 V2G 智慧充/換電站創新商業模式

微電網可廣泛應用於住宅、商辦大樓、學校及醫院,為了有效驗證並調度用電端的發電及儲電,全漢建議可借鑑日本,透過 IoT 資通訊技術,提升再生能源的調整力,在確保供電穩定的基礎下,同時結合業界為用戶端提供兼顧家庭到企業、充電樁管理到智慧路燈的多元能源管理系統,進而即時管理所有用電端的狀況。

 

由此可見能源管理系統對於智慧微電網的重要性,至於如何利用能源管理系統來有效展現再生能源調整力,全漢認為台灣應從「負載追隨」逐步進展到「由下而上的能源合作」,在場域及家庭智慧電網進一步發展並聚合成城市級「虛擬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 VPP)之後,便能透過適當的能源管理,平衡城市的能源供需,並穩定地區的能源供給。在家用方面,隨著未來智慧電表(AMI)、電動車充電樁、智慧家電及儲能設備普及之後,即可透過方便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EMS),讓民眾享受能源自主及自動需量反應(ADR)的果實。

 

▲ 全漢提供優良穩定的太陽能逆變器與儲能產品:HySpirit Three Phase 10kW和 EMERGY 1000(圖左至右)。 (圖片來源:科技新報)

除此之外,今後智慧微電網最被看好的潛在應用之一,就是未來電動車透過智慧微電網,能享受結合太陽能、儲能與能源管理系統最佳調度,發揮優化電力成本、穩定能源效能等效益的充電服務。全漢透過電動車充電示範場域的建立,導入時間電價/電能管理,推廣需量反應/輔助服務,進而打造「車輛對電網」(V2G)智慧充/換電站的創新商業模式,完美展現電動車離峰充電,尖峰回輸的強大效益。如今隨著福斯、BMW 和現代等車廠紛紛開始支援 V2G 及「車輛對家庭」(V2H)功能,未來全漢能將家用儲能系統與電動車整合起來,打造方便的雙向充放電平台。

 

致力開發可移動化、智能化、客製化及模組化微電網儲能系統

當前儲能系統大致分成表前(Front-the-Meter, FTM)支援自動頻率控制(AFC)的電網級設備,以及適用於表後(Behind-the-Meter, BTM)具備 All-in-One 家用儲能功能的微電網級產品。現行普遍的電網儲能裝置包括蓄電池、超級電容、飛輪、超導磁場儲能、氫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抽蓄水力儲能及液流電池等。

 

相對於傳統智慧電網市場上動輒百萬瓦以上的表前儲能系統,目前全漢儲能系統主要鎖定表後,提供適用智慧微電網的各種儲能系統,包括適用智慧家庭小於 10kW 的 AiO 及移動式儲能設備,以及鎖定智慧商辦小於 60kW 及主打智慧工廠小於 100kW 的儲能系統。通常商辦及工廠儲能系統的設計重點在於發揮應急、輔助及節能省電的效益。至於家用儲存設備的設計則趨向於備載,甚至能透過賣電來創造額外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全漢系列儲能產品兼具可移動化、智能化、客製化及模組化特性。除此之外,該公司並經由微客製設計逆變器及電池模組等部件,來滿足客戶對於需量反應、及時備載或不斷電供電等各種需求。

 

陳毅表示,全漢訴諸以硬體進入儲能市場的策略,同時聚集合作夥伴推出極具市場競爭力的整合性產品,並主張透過儲能設備、再生能源及電力交易的整合,提升電網供電穩定性,實現區域電力共享。全漢智慧微電網系統及解決方案透過儲能系統與國家電網的結合,將自用及公用充電場域連結在一起,進而發揮自發自用、躉購獲利及零淨能源的多重效益。

 

多元成功案例與高效綠能產品相輔相成,協助客戶實現 ESG 轉型

多年來,全漢在全球各地及不同領域締造許多成功案例。例如 2020 年在德國北部 Peenemünde Airfield 機場及 Peenemünde Harbour 港口兩個當地電網無法到達的區域分別導入 60kW 及 10kW 儲存能系統,成功為廠區與二戰潛艇改造的博物館提供充沛且穩定的電力與照明。

 

2016 年,全漢透過 4 台儲能產品、電池模組及智慧建築能源管理系統(BEMS),在台北文山興隆國宅打造全國第一座公共住宅導入智慧電網儲能系統的示範場域,成功在尖峰用量時段執行需量反應,進而實現節能減碳的效益。2014 年,中科院在金門東坑打造台灣第一個「零碳社區」,全漢參與其中儲能示範系統的前期研究,提供 46kW 逆變器、145 度電電池模組及相搭配的能源管理系統,進而為當時政府全力打造分散式微電網計畫的實際行動中貢獻心力。

 

擁有多年豐富儲能系統開發經驗的全漢,為呼應政府淨零排放目標與淨零轉型計畫,長久致力研發支援安全、潔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率綠能產品與技術,協助家庭與企業實現 ESG 轉型。「全漢會以研發團隊為核心,訴諸更高的研發能量,全面聚焦在能創造獨特價值並能實際落地的家用微電網系統及解決方案上,」全漢企業營運長鄭名翔總結指出。「家用儲能設備將會扮演帶動智慧微電網全面普及發展的關鍵,全漢希望能從中貢獻心力、創造價值。」

 

新聞報導 產業知識

蔡英文:今年是台灣綠能最風光一年!將要求企業揭露「溫室氣體盤查資料」

本文引用:yahoo!股市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於19日南港展覽館正式展出,總統蔡英文表示,今年是發展綠能以來「最風光亮眼的一年」,太陽光電設置量較2016年增加超過7倍,離岸風電成長速度也快速,預計今年底可完成共200座風力機,並正積極推動儲能建置。

總統蔡英文參加第五屆「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的開幕典禮。圖/記者楊絡懸攝

蔡英文致詞時表示,她上任以來,能源轉型就是政府的重要施政目標,這也關係到未來30年台灣的轉型路徑,是一項非常艱難的挑戰,過去6年已打下穩健的基礎,未來會繼續整合各界的量能,公私合力,加速邁向「2050淨零轉型」。

蔡英文指出,今年台灣的太陽光電設置量已有9.06GW,相較2016年,增加超過7倍,今年夏天已可發電超過5.5GW;離岸風電方面,成長速度也快,目前西海岸同時有4座風場正在加緊趕工,再加上現有的2座風場,預計今年底可完成共200座的風力機,將把握今年秋冬強勁的東北季風,轉換成為珍貴的綠電資源。

此外,政府也正積極推動儲能建置,目標在2025年達到1.5GW的電池儲能系統,包括在電網端的應用上,台電開放電力交易平台,將可提供1GW的輔助服務。

蔡英文表示,近年來許多企業加入「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行列,面對業界對綠電的急迫需求,政府已公布淨零排放的路徑圖,並陸續提出「12項關鍵戰略」、整合跨部會的資源,也會持續投入前瞻技術研發,以及其他各種綠色能源的開發,包括氫能、地熱、海洋能及生質能等,都是發展重點,用科技力驅動能源轉型的步伐。

她也強調,自今年開始,「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把減排納入申請要件,明年開始也逐步要求企業,必須揭露溫室氣體的盤查資料,在配套上規劃以「先大後小」、「以大帶小」的模式,要降低中小企業在轉型過程遇到的衝擊,也要讓減碳成為產業升級、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展出近1,000個攤位,展覽規模成長40%,創下歷年新高。圖為沃旭能源的展示。圖/記者楊絡懸攝

針對台灣淨零碳排推動進度,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向記者表示,就貿協接觸過的業者,如紡織業、石化業等傳統製造業者,在國際客戶的要求下很早就投入淨零碳排的落實,相信在政府和民間企業合作之下,將可朝2050目標前進。

「台灣業者最大的強項就是彈性及因應能力。」黃志芳說,多數業者面對淨零碳排的重視程度大,由於攸關未來的生意及訂單,因此業者幾乎和國際同步淨零碳排,明顯的指標性就是愈來愈多企業加入RE100,整體企業的提升程度應可與國際接軌。